烟盒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烟盒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从破衣烂衫到小康生活-【新闻】

发布时间:2021-05-28 17:49:00 阅读: 来源:烟盒厂家

从破衣烂衫到小康生活

60年前,当古城泉州仍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那一时刻,不少有志青年毅然投身共产主义事业,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如今,新中国迎来60华诞,那段与共和国一起走过的日子,又浮上亲历者的心头。

原市委党校调研员、83岁的离休干部陈存殊的党龄今年刚好满60年。提起那段激荡人心的岁月,陈老的讲述中流露出自豪和兴奋:“我是1949年5月入党的,但是早在1947年,我还是南安师范学生的时候,就和学校的地下党有了接触。”

陈老清楚地记得,1949年初,他参加了晋南同县委领导下的闽浙赣游击纵队闽中支队泉州团队,开始从事地下工作。1949年四五月间,为了准备迎接解放大军,党的地下工作者们加紧收缴枪支弹药、筹备粮草。“当时国民党政府还在,这些工作都要秘密进行,稍有不慎,就会有掉脑袋的危险。”陈老说,“我就是在那时候入的党。当时入党是秘密进行的,连家人都不知道。我写了一份自传,表达了入党的愿望,通过和我单线联系的上级陈忠厚向组织汇报。经陈忠厚和许世梁的介绍,组织对我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考察,1949年5月,经晋南同县工委批准,我在南安入了党。”

没有宣誓仪式,陈老把入党誓言牢牢记在了心里,和当时的许多党员一样,用行动实践着对党的忠诚。1951年六七月间,陈老带着土改工作队来到德化县第五区,开始在赤水乡及周边乡镇开展土改工作。从此,他在德化山区一待就是20年。

“刚去德化时,公路都不通,我从南安走了两天的路才到德化。”陈老回忆道,“土改队都要下乡去了解情况,发动群众划成分、分土地。一出门,‘路无三里平’,道路都是弯弯曲曲、高高低低的。当时的农村很穷,老百姓穿得破破烂烂,德化是山区,到了冬天又特别冷,大家只能拿着竹编的烤火笼取暖。”

土改后,农村开始搞互助合作,农户自愿组织起来成立互助组、合作社,农业生产开始有了较大的发展,农民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。“在互助组的基础上,从1953年开始搞起了合作社,土地、耕牛、大的农具都可以入股并且统一使用,收成之后,再按照入股的比例分配。生产上去了,收入增加了,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。”

但是,1958年“大跃进”以后,农村开始人民公社化,“刚开始是一个村一个公社,后来公社的规模越来越大,逐步扩大为一个乡一个公社。吃饭不要钱,理发也不要钱,土地、农具等全部归公社,干多干少一个样,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普遍下降。”陈老说,在“文革”前,机关干部一年都要参加劳动2个月,还发劳动手册,请群众监督,“生产队长要在手册上写哪一天你在什么地方做了些什么事,还要有生产队长的签名,非常严格。所以,当时干部群众的关系很密切,工作队下乡就把粮票和钱交给群众,和他们同吃同住,打成一片。”

直到1971年,陈老被调到晋江地委党校工作后才离开了德化山区。前几年,离休后的陈老和十几位老同志回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走走看看,德化的巨变让人惊叹:“城关换了新面貌,旧房子、旧街道都找不到了,我们还去参观了龙门滩水库、涌溪水库,亲眼看到了德化的发展。”“以前到了晚上,群众的娱乐顶多就是看场戏、看个电影。”现在到了晚上,德化的街道上人来人往,广场上还有人在健身,“跟城市里的生活没什么两样,山区人民的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了。”陈老感慨地说。

[憨鼠责编:阿九]

诸城职业装订制

张掖定做西装

金华设计西服

厦门工作服定做